序号 |
工作内容 |
时间 |
成果 |
1. |
联合实验室SEEKer小组对《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进行翻译。 |
2016.1.1-1.7 |
翻译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P57-P64。 |
2. |
联合实验室吴娟副教授、辛凯丽博士、张莹莹、刘莎、尹幸禄投稿GCCCE会议论文。 |
2016.1.1-1.12 |
论文题目:《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数字故事研究可视化分析》、《基于学习元平台翻转教学的社会网络分析》、《内容教学法对小学生设计能力以及外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 |
3. |
联合实验室任小芳老师、薛凯方老师组织实验室成员准备全国中小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相关内容。 |
2016.1.1-1.17 |
在学习元平台中,为本次培训创建相关的学习社区和知识群。 |
4. |
联合实验室郭晓珊老师、邓彩虹老师继续整理“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中专家的发言。 |
2016.1.1-1.20 |
在“创新学习”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专家讲稿及演讲内容,主题: 1、《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 2、《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创新的发展路径》; 3、《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4、《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5、《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 |
5. |
联合实验室李葆萍老师对平板电脑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整理形成论文发表在了CSSCI检索的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期刊上。 |
2016.1.1-1.31 |
论文题目:《基于平板电脑的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应用效果调研》。 |
6. |
联合实验室cheer小组对基于手持移动端的知识地图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并提出了一种创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 |
2016.1.4-1.24 |
提出了创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基于知识地图的移动微培训模式》。 |
7.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副教授应邀在北师大为长春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做主题讲座。 |
2016.1.5 |
讲稿:《技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
8. |
联合实验室对美国教育技术NETP16(Future Ready Learning)文件进行翻译。 |
2016.1.5-1.28 |
形成《NETP16(中文版)v1.0》。 |
9.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参加并指导学习元小组的SSCI论文分享讨论班学习。 |
2016.1.9 |
分享论文主题: 1、《Using a concept map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of biology》; 2、《Evaluation of knowledge in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course with computer adaptive tests》; 3、《A self-adjusting e-course generation process for personalized learning》; 4、《A context-aware knowledge map to support ubiquitous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a u-Botanical museum》; 5、《Learning in a u-Museum Developing a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
10.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副教授、陈玲老师、李艳燕教授组织本科生做开题答辩。 |
2016.1.11 |
组织北师大大四本科生做毕业论文开题答辩。 |
11. |
联合实验室郭晓珊老师、邓彩虹老师对移动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风格进行研究。 |
2016.1.11-1.13 |
形成《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风格、认知风格》的诊断报告。 |
12. |
联合实验室张哲蒙老师为听课大师WEB端添加个人听课信息统计功能,以及听课教师TOP10的排名。 |
2016.1.11-1.17 |
完成个人听课信息的统计功能,以及TOP10功能。 |
13. |
联合实验室李葆萍老师受邀前往北京八一中学玉泉山校区调研。 |
2016.1.12 |
调研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情况。 |
14. |
联合实验室cheer小组受邀前往北京市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开展项目交流活动。 |
2016.1.12 |
活动中,实验室分享了移动学习云课堂项目的精髓,以及双方就可开展的合作进行沟通交流。 |
15. |
联合实验室李葆萍老师前往北京垂杨柳小学开展教学指导。 |
2016.1.14 |
对北京垂杨柳小学开展跨越式常规听评课指导。 |
16.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吴娟副教授、李青博士后、万海鹏博士、王阿习博士、访问学者田嵩以及耿鹏,在北师大演播楼208与哈佛大学Chris Dede教授交流。 |
2016.1.14 |
1、余胜泉教授向哈佛大学Chris Dede教授介绍了移动学习平台原型——学习元平台(Learning Cell Knowledge Community); 2、万海鹏博士对双方拟开展的项目合作计划做详细介绍。 |
17. |
为了进一步加强跨越式语文和英语教师研究性教学实践能力,提高跨越式语文和英语教师的教研水平,扩大跨越式语文和英语理念模式的辐射面,联合实验室组织了全国中小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第三期)培训。 |
2016.1.18-1.22 |
1、全国各地试验区学校近80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2、尝试使用基于学习元平台开展教师培训、网络教研等活动; 3、为发挥骨干教师在本校、本地区的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本次培训目的在于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推动当地跨越式项目的良性发展。 |
18. |
联合实验室学习元小组为英语、语文学科的骨干教师(第三期)培训提供技术支持。 |
2016.1.18-1.22 |
解决培训过程教师使用学习元平台遇到的问题。 |
19. |
联合实验室王阿习老师、郭晓珊老师邓彩虹老师、顿卜双老师在全国语文、英语骨干教师(第三期)培训中对学习元平台的高阶使用,以及基于学习元平台的网络区域教研进行研究。 |
2016.1.18-1.22 |
形成培训讲稿:《学习元平台高阶使用培训》、《基于学习元的区域教研》。 |
20. |
联合实验室高梦楠指导学习元小组研一学生配置移动学习平台原型——学习元平台的新架构环境。 |
2016.1.18-1.24 |
移动学习平台原型——学习元平台新架构(Spring MVC)的配置。 |
21. |
联合实验室吴鹏飞博士对移动学习平台原型——学习元平台中的SKN进行二次开发。 |
2016.1.18-1.24 |
完成了SKN中知识网络导航、社会网络导航,以及社会知识网络导航的开发。 |
22. |
应中国移动辽宁公司邀请,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出席营口鲅鱼圈智慧教育论坛,并作主题报告。 |
2016.1.19 |
讲稿:《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育变革与转型》。 |
23.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副教授在北师大与培生公司洽谈合作事宜。 |
2016.1.19 |
向培生公司展示STEM教育的理念。 |
24.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副教授应邀前往中国地质大学为先进教师做主题演讲。 |
2016.1.20 |
讲稿:《活化教学:创新教学经验分享》。 |
25. |
联合实验室陈玲老师、陈天博士、吴鹏飞博士、潘升、顿卜双、汪丹与中移动研究院李晟、陈志刚,在北师大前主楼B510专题讨论协同备课个性化推荐技术。 |
2016.1.20 |
双方确定了协同备课个性化推荐技术中用户模型与资源模型的构建方案,并将各模型方案的分析指标定在10个以内。 |
26. |
联合实验室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召开《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白皮书》第二次研讨会。 |
2016.1.20 |
形成《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白皮书》初稿。 |
27. |
联合实验室吴娟副教授、崔京菁博士、辛凯丽博士、王阿习博士参与骨干教师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
2016.1.22 |
对骨干教师培训中的优秀课例进行评选。 |
28. |
联合实验室陈玲老师、郭晓珊老师对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科能力测试进行研究。 |
2016.1.22-1.23 |
形成《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学科能力测试》文档。 |
29.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应邀参加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中关村慧学云智能文教创新产业联盟举办的2016云智能教育新年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
2016.1.23 |
讲稿:《智慧教育空间与泛在学习》。 |
30.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副教授应邀前往北京建华小学做主题演讲。 |
2016.1.23 |
讲稿:《STEM教育理念与案例评析》。 |
31.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副教授应邀在北师大为沈阳骨干教师培训。 |
2016.1.24 |
讲稿:《技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
32.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副教授应邀为北师大教育管理博士授课。 |
2016.1.26 |
讲稿:《 国内外未来教室设计与案例》。 |
33. |
联合实验室SEEKer小组继续对学生数据分析可视化进行调研、整理、分析。 |
2016.1.27 |
完成《基础教育学生数据分析可视化(第六版)》。 |
34. |
联合实验室对美国2016年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做深入调研和分析,并进行了翻译,形成2016年第1期教育信息化前沿报告。 |
2016.1.1-1.31 |
提交2016年第1期教育信息化前沿报告《为未来而准备的学习——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