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工作内容 |
时间 |
成果 |
1. |
联合实验室陈敏博士、段金菊博士在北师大演播楼208进行了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 |
2015.6.1 |
汇报题目:《整合情境的多态性泛在学习资源聚合模型研究》、《基于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学习模型研究》。 |
2. |
联合实验室FESH小组全体人员在吴娟副教授的带领下对“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经验交流研讨会”的前期工作进行准备。 |
2015.6.1-6.30 |
推进联合实验室年会的各项工作。 |
3. |
联合实验室薛凯方老师、辛凯丽博士、陈露老师、张莹莹等人跟踪河北涿鹿试验区的结题工作。 |
2015.6.1-6.30 |
准备、整理和完善河北涿鹿试验区的结题报告。 |
4. |
联合实验室陈晨、梁安安、淮瑞英在李葆萍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两篇英文论文的写作。 |
2015.6.1-6.30 |
论文题目:《 What Does Technology Facilitate Teaching and Promote Students’ 21st Century Skills in Technology-rich Learning Environment: A Pilot Study towards Analyzing Teachers’ Lesson Plans in Chinese Primary Schools》、《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Rich Classroom Observation Scale》。 |
5.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为广东省骨干校长培训班授课。 |
2015.6.2 |
讲稿:《技术何以革新教育》。 |
6. |
联合实验室郑乐乐、王琦、朱高侠、赵飞龙、周志等10人在北师大演播楼208进行了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 |
2015.6.3 |
汇报题目:《基于联通主义的人人通空间研究》、《作业的社会化批阅研究》、《基于移动增强现实和位置感知的校园服务系统》、《应用体感游戏改善自闭症儿童认知和精细动作的个案研究》、《一种整合情境的多态性泛在学习资源聚合模型研究》等。 |
7. |
联合实验室崔京菁博士、任小芳老师、周鹏琴老师、何俊杰老师等人前往深圳市南山区的项目学校开展移动学习的项目工作,听取平板电脑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课,并与项目教师进行深入交流。 |
2015.6.3-6.4 |
对平板电脑与学科的教学整合研究课进行反馈,确定了学科小课题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
8. |
联合实验室吴鹏飞博士、汪晓凤博士、刘健博士在北师大演播楼208进行了博士论文的开题。 |
2015.6.4 |
汇报题目:《社会性知识库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情境感知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高职课程的无缝学习空间建构研究》。 |
9.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副教授在北师大未来教室为银川市西夏区中小学校长做信息技术管理培训。 |
2015.6.5 |
讲稿:《技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
10.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主持了实验室学习元小组的讨论班,博士生吴鹏飞、研究生高梦楠、专职任娜进行了文献分享阅读,并就研究启发进行了讨论。 |
2015.6.6 |
分享文献:《A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approach for providing instant learning support in personal computer assembly activities》、《An enhanced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using social semantic web technologies》、《Adapting Learning Contents to Mobile Devices and Context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 |
11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任娜老师设计了一份基于学习元平台的情境感知的泛在学习系统的开发方案。 |
2015.6.7-6.12 |
方案主要确定了未来实验室在情境感知方面的研究工作,如下所示: (1)基于无线网络、移动设备和传感器技术,以及学习元平台,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迅速组装一个情境感知的泛在学习系统; (2)设计了系统的主要功能:课程设计功能、情境感知的学习资源模型、情境感知学习中的活动设计模型; (3)确定了今后基于情境感知的泛在学习系统开展的10项研究的主题。 |
12 |
联合实验室高梦楠为学习元客户端开发添加好友、发送私信和推送系统消息的功能。 |
2015.6.7-6.13 |
完成学习元客户端添加好友、发送私信和消息推送的功能开发。 |
13 |
联合实验室王阿习博士、朱林霞、顿卜双等人前往河北省邢台市,对英华小学的教师开展小学语文、英语学科的公开研讨课。 |
2015.6.9-6.10 |
听评中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阅读课、写作课和中高年段英语课。 |
14 |
受荔湾区教育局邀请,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为荔湾全区校长及主要教育行政人员做专题报告。 |
2015.6.9 |
讲稿:《创新教学经验的分享》。 |
15.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副教授受邀为首师大的教师进行活化教学培训。 |
2015.6.10 |
讲稿:《创新教学经验的分享》。 |
16. |
联合实验室马宁副教授、崔京菁博士、辛爽老师、万丽丽老师、谢敏漪老师等人前往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调研学校各学科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情况。 |
2015.6.12 |
为编制大兴区十三五规划中的教育信息化部分做准备。 |
17. |
受北京市教委高师中心邀请,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在“名师谈教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上做专题讲座。 |
2015.6.13 |
讲稿:《技术何以革新教育》、《促进深度学习的生成性课程设计与实施》。 |
18. |
联合实验室潘升设计学习元平台中本体的任务自动分发机制。 |
2015.6.13-6.18 |
完成任务自动分发机制的逻辑图。 |
19.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为广西柳州市骨干校长培训班授课。 |
2015.6.14 |
讲稿:《技术何以革新教育》。 |
20.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副教授在K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Education and e-Learning (SEEL-15)发表学术论文。 |
2015.6.17-6.19 |
论文题目:《The design research of informal learning space in future-Constructing the "Smart Space"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
21. |
联合实验室万海鹏博士主持学习元小组关于学习元平台重构的讨论会。 |
2015.6.19 |
会议中小组各成员汇报了自己所负责模块的设计原型,万海鹏博士针对汇报提出了修改建议。 |
22. |
受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深圳市慈善会邀请,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在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年会“教育与社会创新”论坛暨公益星火三期“破壁”开学典礼上做主题发言,并在随后培训班上做专题授课。 |
2015.6.19 |
发言稿:《教育,请跟上时代步伐》, 培训讲稿:《跨学科融合的STEM教育》。 |
23. |
联合实验室高梦楠为课程APP进行版本升级。 |
2015.6.22-6.26 |
发布v1.90版本。 |
24. |
联合实验室丁国柱博士、潘升为学习元平台中的本体部分增加了任务自动分发机制。 |
2015.6.22-6.26 |
为学习元平台增加任务自动分发机制。 |
25. |
联合实验室崔京菁博士、万海鹏博士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英语、政治教师交流教学中知识地图搭建、学生个性化学习推荐的事宜。 |
2015.6.23 |
交流会确定了实验中学今后的教学尝试,即英语学科使用基于移动教学方式的app教学,历史学科基于vclass端进行教学。 |
26. |
联合实验室吴娟副教授指导“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经验交流研讨会”各分会场工作。 |
2015.6.25 |
对各分会场进行有针对的指导,并给出工作建议。 |
27.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与任娜、高梦楠、王伟讨论论文写作事宜。 |
2015.6.25 |
余教授对论文实验部分的实施进行了指导,并确定了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实验客户端的功能需求。 |
28. |
联合实验室FESH小组在吴娟副教授的带领下进行第二次“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经验交流研讨会”筹备会。 |
2015.6.26 |
会议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后期工作进行了安排。 |
29.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副教授受邀为贵州大学的青年教师做创新教学培训。 |
2015.6.26 |
讲稿:《未来教室设计理念与创新教学案例》。 |
30. |
联合实验室薛凯方老师、张莹莹等人对《信息技术对课程变革》文档进行修改和完善。 |
2015.6.26-6.27 |
修改、完善文档——《信息技术对课程的变革》。 |
31.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主持了实验室学习元小组关于学习元平台重构中功能原型设计的讨论活动。 |
2015.6.27 |
余胜泉教授听取了小组成员的汇报,并针对每一模块提出了具体修改建议。 |
32.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副教授受邀为军事院校教师做创新教学案例分享。 |
2015.6.30 |
讲稿:《未来教室设计理念与创新教学案例》。 |
33.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前往教育部汇报承担的高校科技战略(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教育信息化对教育革命性影响的内涵、标志和路径研究》中期进展情况。 |
2015.6.30 |
讲稿:《教育信息化对教育革命性影响的内涵、标志和路径研究》。 |
34. |
联合实验室对“互联网+”对教育可能产生的变革性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调研,整理形成了2015年第6期教育信息化发展前沿报告。 |
2015.6.1-6.30 |
完成《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