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工作内容 |
时间 |
成果 |
1. |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将于今年暑期联合主办“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技术•协同•智慧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年会”,马宁博士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实验室全体成员工作会,初步沟通和布置了年会成员的相关工作。 |
2014.6.3 |
联合实验室全体成员了解了本次会议的主题和意义,明确了会议要求,初步了解相关工作的分工情况和时间情况,并开始准备相关工作。 |
2. |
联合实验室李晓庆老师、薛凯方老师、钟伟老师、陈露老师前往河北涿鹿试验区进行课题指导工作,通过听评课等形式来推行学科教学理念和跨越式教学模式。在课题指导过程中,老师们对试验区学校的课题实施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李晓庆老师还统计了5月份河北涿鹿试验区二年级学生识字量测试结果。 |
2014.6.3-6.6 |
推行了学科教学理念和跨越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指导了14所学校60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统计了学生的识字测试结果。 |
3. |
(1)联合实验室李晓庆老师等与涿鹿教育局小学教研室崔主任、李新玉老师表彰了4月份教学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的老师。 (2)联合实验室李晓庆老师、薛凯方老师、钟伟老师、陈露老师对河北涿鹿试验区的教师进行了综合课例设计的培训。 |
2014.6.6 |
表彰教学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的教师,进行综合课例设计的培训。 |
4.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主任、马宁老师在北师大参加了中国与芬兰国际教育合作会议:Sino-Finnish Learning Garden and Edu Tech Meeting,向芬兰的客人介绍了移动学习原型平台以及在中国开展人手一台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环境的教学经验。 |
2014.6.9 |
讲稿: 《An organization model for Ubiquitous Learning Resource – from learning object to learning cell》By Yu Shengquan, 《1-to-1 Learning Initiatives in China》By Ma Ning。 |
5. |
联合实验室江丰光教授、汪晓凤博士、王阿习老师与Intel公司张燕江经理、李塞金经理,北大未名集团袁金超先生等前往广州市天河区华景小学的课堂,对华景小学李梅、曾筝两位老师的实验课进行听课。课后,江丰光教授等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并与在场各位共同探讨平板电脑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创新应用。 |
2014.6.9 |
针对教师在平板电脑课堂中教学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深入探讨平板教学在课堂中的创新应用。 |
6. |
联合实验室汪晓凤博士、王阿习老师一行来到广州市荔湾区,与荔湾区教育发展中心姚丹主任、各学科教研员共同总结本学期荔湾区开展信息化教学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共同探讨下学期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相关工作。 |
2014.6.10 |
广州市荔湾区信息化教学2013-2014年第二学期总结,广州市荔湾区信息化教学2014-2015年第一学期计划。 |
7. |
联合实验室高学敏整理成都地区平板电脑学习体验问卷的调查结果。 |
2014.6.10-6.11 |
成都地区平板电脑学习体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8. |
联合实验室郑娟老师整理了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信息技术案例。 |
2014.6.10-6.20 |
形成了“影响高等教育的六大信息技术案例 ”的PPT报告。 |
9. |
联合实验室钟伟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郭晴雯、马玉、程自强、张莉、武红欣等老师进行了师生共读远程研讨活动。 |
2014.6.10-6.24 |
新疆第二师华山中学三年级、五年级完成了首轮师生经典共读活动,形成了经典共读专题网站。 |
10. |
联合实验室薛凯方老师、李晓庆老师和段金菊博士前往甘肃成县试验区,对教师们的教学进行常规指导,并以评课的形式推行学科教学理念和跨越式教学模式。 |
2014.6.11-6.14 |
常规指导成县教师的教学,推行学科教学理念和跨越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
11. |
受北京市教委邀请,联合实验室余胜泉主任参加了2014年北京教育信息技术高峰论坛,并做专题演讲。 |
2014.6.13 |
讲稿:《从数字教育到智慧教育》。 |
12. |
移动联合实验室蔡苏博士、陈天博士、陈玲博士、崔京菁老师、张哲蒙老师等成员与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信科局的领导和教师、广州市花都区移动公司进行交流座谈,为领导、教师和公司成员介绍了移动联合实验室的相关工作,就包括移动云项目、智慧教育、教师协同教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同时中移动电子书包相关公司介绍了电子书包的基本功能并进行了演示。 |
2014.6.13 |
(1)与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信科局的领导和教师、广州市花都区移动公司就目前移动联合实验室的相关工作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交换了意见,(2)深入座谈探讨广州市花都区云课堂平台的普及、花都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等实际问题,(3)对未来云课堂的发展规划达成一致意见,(4)开发了移动学习原型平台。 |
13. |
联合实验室薛凯方老师、李晓庆老师与成县教育局雷局长、成县课题组相关成员共同出席了4月份举办的知识与技能大赛的颁奖典礼,表彰了获奖教师。联合实验室的薛凯方老师、李晓庆老师对成县试验区的教师们进行教学论文撰写和综合课例设计的培训。 |
2014.6.14 |
帮助老师们明确了论文撰写的要求,规范了论文格式,提高了老师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
14. |
联合实验室王济军博士整理成都平板电脑课例视频,总结出平板电脑课堂使用的亮点。 |
2014.6.14-6.19 |
形成了平板电脑使用亮点的分析报告。 |
15.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陈敏博士、万海鹏博士等与中国移动研究院陈志刚等人,就移动学习平台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研究院介绍了中国移动的精准化营销平台,北师大介绍了移动学习原型平台中学习内容个性化推荐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双方融合的技术路线,规划了应用试点。 |
2014.6.18 |
移动学习平台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的基础技术路径:学习情境建模、学习过程数据的自然采集、学习者认知模型、学习资源的语义化组织、多种技术融合的推荐算法。 |
16. |
联合实验室的李葆萍老师,王济军博士、陈玲老师、王阿习老师与Intel公司召开了成都和广州地区平板电脑教学工作的总结会议。 |
2014.6.19 |
确定后续工作和分工。 |
17. |
联合实验室蒋亚娜整理了综合学习活动的案例和模式。 |
2014.6.19-6.23 |
形成了综合活动学习模式和案例的报告。 |
18. |
联合实验室李葆萍老师,王济军博士提交Intel平板电脑教学实验报告中英文提纲。 |
2014.6.19-6.25 |
完成了Intel平板电脑教学实验报告中英文提纲。 |
19. |
联合实验室吴娟副教授、钟伟与新疆第二师教研员田蔚联合筹划并举办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首届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情景剧大赛。 |
2014.6.21-6.25 |
举办了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情景剧大赛。 |
20. |
受教育部邀请,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对2014年第7期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进行了授课,阐述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2014.6.24 |
讲稿:《运用信息技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21. |
联合实验室李晓庆老师同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的相关工作人员,就欣欣小学校长培训的内容及各项工作细节等事宜进行详细的沟通与交流。 |
2014.6.24-6.26 |
提出小学校长培训的活动内容,明确了校长培训的各项流程及工作。 |
22. |
移动联合实验室马宁博士主持召开了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联合主办的“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技术•协同•智慧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年会”的第二次实验室全体成员工作会,会上就第一阶段的参会人员情况、相关作品提交情况、奖项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了解。 |
2014.6.25 |
解决第一阶段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为第二阶段的相关工作做好铺垫。 |
23. |
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陈天博士参加了深圳市南山区组织的“南山教育云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项目验收会,介绍了南山教育云服务平台设计方案,项目圆满结题。 |
2014.6.26 |
形成了《南山教育云服务平台设计方案》。 |
24. |
联合实验室召开了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会议,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任昌山、中移动副总裁李正茂等领导、北师大副校长陈光巨以及北师大科技处、学科处、国内合作办公室、教育信息中心等领导参与了此次会议。会上移动联合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就已有工作进行了汇报,管理委员会审议实验室中期工作情况和2014年预算方案,并就联合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后续工作等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 |
2014.6.27 |
管理委员会充分肯定了移动联合实验室已有的工作及其取得的成绩,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以及预算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具体的工作规划和预算方案,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寄予了高度的期望,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意见和建议。 |
25. |
受山西寰烁科技邀请,联合实验室余胜泉教授、陈天博士对山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了专家咨询。 |
2014.6.28 |
提出了对山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 |
26. |
联合实验室对目前国内外在线教育市场运营模式进行了调研,并整理形成2014年第6期教育信息化发展前沿报告。 |
2014.6.1-6.30 |
报告为《在线教育模式分析及其发展展望》。 |